“北冰洋译丛”系列丛书《北方民族志景观》出版发行
近日,我校北冰洋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创办的“北冰洋译丛”系列丛书第二部译作《北方民族志景观——北极民族视角》出版发行。目前,“北冰洋译丛”是国内首部以系列丛书形式译介国际上北极人文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读物,由北冰洋研究中心主任曲枫教授担任主编。

《北方民族志景观——北极民族视角》是一部研究北极原住民民族志景观保护的人类学著作。它从国家法规层面对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北极国家对民族志景观的官方保护措施和管理系统进行了人类学意义上的释读,对北极国家的有关政府机构及研究机构所施行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同时,通过对公园管理人员或研究人员的地域性民族志景观项目的分析,本书既揭示了被国家政策所忽略的各种现实问题,又从地区角度分析了多年来当地机构所积累的民族志景观研究的宝贵经验。尤为重要的是,本书展现了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学研究如何作用于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体现了人类学研究在西方向国家政策过度的流程。这一研究将地方化社区研究与全球协商建立了连接,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学术研究如何将地方性知识、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连接在一起,并进一步探索景观和环境政策的改进路径。
本书英文原著主编分别为史密森学会北冰洋研究中心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伊戈尔·克鲁普尼克(Igor Krupnik)博士、阿拉斯加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文化人类学家雷切尔·梅森(Rachel Mason)和现任宾夕法尼亚州国家公园管理局高级主管、时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景观建筑学助理教授的托妮亚·霍顿(Tonia W. Horton)。项目的发起人和组织者、第一主编克鲁普尼克博士的研究方向包括北极民族志学、土著生态知识、社会系统学等,尤其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极地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写作勤奋,著作等身,担任过数个著名出版项目的主编。
本书翻译是我校北冰洋研究中心与美国史密森学会北冰洋研究中心的合作项目之一。后者对我校北冰洋研究中心的成立与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其中心主任费茨教授在我中心正式成立时专门发来贺电,并表达学术合作愿望。2020年5月,该中心主办的《北冰洋研究中心通讯》专门报导了我中心的团队建设与发展状况,扩大了我中心在国际北极学术圈的影响和知名度。
本书翻译团队由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燕飞领衔担任组织工作,团队译者还包括孙厌舒副教授、崔艳嫣教授、马敏教授、朱坤玲副教授和孙利彥讲师。本书组织与出版工作还得到了外语学院院长陈万会教授与我校“一带一路”沿线非通用语研究中心的全力支持。
(审核 曲枫)
聊大要闻
-
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研讨班”圆满结业2025-09-15
-
中国“南竹北移”学术经验交流会在乐鱼平台,乐鱼平台(中国)举行2025-09-14
-
乐鱼平台,乐鱼平台(中国)召开 2025 级学生军训团编成会议2025-09-14
-
乐鱼平台,乐鱼平台(中国)党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持续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 凝聚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25-09-12
-
音乐与舞蹈学院两位钢琴教师在全国、国际大赛中获佳绩2025-09-12
-
校长与2025级新生共进午餐2025-09-12
-
我校教师获得“山东学校十佳思政课教师”“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2025-09-12
-
乐鱼平台,乐鱼平台(中国)ESI全球排名持续提升2025-09-11
-
乐鱼平台,乐鱼平台(中国)41项成果获聊城市第31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5-09-11
-
乐鱼平台,乐鱼平台(中国)第八批援疆实习支教师范生出征2025-09-11



时间 :2021-04-23
阅读次数 :
字体 :
来源 : 北冰洋研究中心
作者 : 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