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4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科优秀成果奖公示
近日,山东省第35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示,我校24项成果获奖。在申报数量大幅增加,获奖难度大幅提高的情况下,获奖公示数量创我校在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的新高,在全省所有申报单位(包括高校、党校、社科院、学会及协会等)中列第五位。
其中,宋士云等的《中国劳动经济史(1949-2012)》获特等奖,是本次评选出的四个特等奖之一;丛振的《敦煌游艺文化研究》、徐鹏杰等的《我国区域创新发展能力差异研究——基于政府与市场的视角》2项成果获一等奖;李华锋的《劳工主义而非社会主义:英国工党早期主导思想探析》、赵磊的《技术恐惧的哲学研究》、赵文兰的《论五四时期女作家小说的叙事文体》、张兆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性项目传承人保护策略研究——以聊城木版年画为核心个案》、王传领的《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文化研究》、杨庆实的《中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郑民德的《明清运河漕运仓储与区域社会研究》、宋立杰的《山东水文化》等8项成果获二等奖;孟伟的《身体、情境与认知:涉身认知及其哲学探索》、刘玉梅的《李渔生活审美思想研究》、李婷婷的《<诗经>之器乐研究》、王敏等的《罗奇伯格与新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研究》、崔建利的《民国时期的古籍丛书研究》、满忠坤的《论“童年的秘密”的教育学意蕴及其早期教育启示》、张礼恒的《在臆想与真实之间:黄遵宪《朝鲜策略》新论》、陈德正等的《19世纪来华传教士对西方古典学的引介和传播》、唐明贵的《试论罗汝芳对<论语>的易学解》、刘春强的《承续永嘉精神:夏鼐早年治学的心路历程及其学术风格》、高元杰的《环境史视野下清代河工用秸影响研究》、郭学信的《宋代士风研究》、周嘉的《共有产权与乡村协作机制:山西“四社五村”水资源管理研究》等13项成果获三等奖。
据悉,今年网上申报通过资格审核的成果共1935项,经单位(部门)推荐,958项成果进入评选。经过意识形态审读、客观赋分、会议评选,省社科联党组会议研究、省委宣传部部务会审议、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会议审定,最终确定298项获奖成果,其中特等奖并一等奖4项、一等奖44项、二等奖100项、三等奖150项。
(审核 高峰)
聊大要闻
-
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研讨班”圆满结业2025-09-15
-
中国“南竹北移”学术经验交流会在乐鱼平台,乐鱼平台(中国)举行2025-09-14
-
乐鱼平台,乐鱼平台(中国)召开 2025 级学生军训团编成会议2025-09-14
-
乐鱼平台,乐鱼平台(中国)党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持续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 凝聚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25-09-12
-
音乐与舞蹈学院两位钢琴教师在全国、国际大赛中获佳绩2025-09-12
-
校长与2025级新生共进午餐2025-09-12
-
我校教师获得“山东学校十佳思政课教师”“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2025-09-12
-
乐鱼平台,乐鱼平台(中国)ESI全球排名持续提升2025-09-11
-
乐鱼平台,乐鱼平台(中国)41项成果获聊城市第31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5-09-11
-
乐鱼平台,乐鱼平台(中国)第八批援疆实习支教师范生出征2025-09-11